期刊封面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寒假志愿服務側記
直到中午12點多,第四輪采樣工作才結束。志愿者們的手指凍得又腫又紅,大家互相打趣著,竟比起誰的手更像“胡蘿卜”。其實,大家心里很清楚,這樣堅持幾個小時,還不能喝水、不能上衛生間,每個人都很難受,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擔負著保護居民健康和安全的責任。
在社區辦公室內,看到旁邊的同學在一格一格錄入居民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劉倩羽便把其他同學聚在一起,分享辦公軟件中的一個函數公式,便于大家直接從身份證號中提取“出生年月日”“性別”等,減少紙質與電子檔案之間的錄入比對校正頻次?!扒『眠@學期在準備計算機等級考試,對一些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比較熟練?,F在剛好用上?!眲①挥鹫f。
1月10日清晨五點半,在檢測棚內,穿著防護服的鄭羽千正在認真地收集與整理采集好的咽拭子樣本。只見她把這些咽拭子貼好名字簽,消完毒,再以10個試管為一袋的標準裝箱,整個過程井然有序。之后,她就把一個個整理好的咽拭子箱子交給運送人員,送至核酸檢測點。當天的采樣工作一直持續到了下午2點多,大家這時才有時間坐下來休息、吃午飯。
臨汾新聞網訊“阿姨,請您戴好口罩?!薄澳棠?,請您張開嘴,啊!”……寒假期間,在太原市、天津市、連云港市等地,活躍著臨汾職業技術學院的返鄉大學生,他們奮戰在防疫一線,用奉獻和擔當點染出青春最靚麗的底色,也為家鄉抗疫工作注入了青春動能和溫暖人心的力量。
嚴查兩碼保安全
核酸采樣守防線
看到李鳳嚴格執行規定的態度,又聽了她將心比心的勸慰,這位車主坦言道:“我們能理解,你們這么嚴格,是為了大家的安全,我們服從安排?!?/p>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
從1月15日到1月25日,李鳳等人共完成350人次兩碼檢查,勸返4人次,為群眾筑起一道道堅實的“防護墻”。
“志愿者的加入幫了社區的大忙。大學生們整理并錄入電腦的居民信息,便于社區掌握小區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精準通知到每個人?!笔虅φf。
志愿服務活動也讓大學生志愿者們受益匪淺?!澳転樽约旱募亦l作貢獻,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眲①挥鹫f。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她深刻體會到了基層工作者的不易,也讓她自身得到了鍛煉,提高了交流溝通能力。
為了保證安全,志愿者們在該路口對本省車輛和外省車輛分別查驗兩碼和核酸檢測證明?!澳?,請出示行程卡和健康碼?!薄拔覀円轵灣俗藛T的兩碼和核酸檢測證明,核實車上人數,對車輛通行情況進行登記,請您配合?!边@樣的話,李鳳每天要說很多遍,再加上不透氣的防護服,工作一天下來,她疲憊不堪,可她毫無怨言,一直堅持了10天,直到這項工作結束。
在進行的四輪采樣工作中,挑戰最大的一次就是1月20日第四輪核酸采樣。這一天是大寒,天氣特別冷,在檢測棚內,志愿者們哈的氣瞬間就在防護面罩上凝結成冰,社區給每個人都準備了一個暖水袋。
【來源:臨汾新聞網】
來采樣的居民來了一波又一波,堅守在寒風中的志愿者們抽空用暖水袋取取暖、跺跺腳,再接著干……盡管氣溫驟降,但排隊等候的隊伍里沒有煩躁不安,大部分人都安安靜靜地配合著檢測。
當天是他們對九龍里小區所有人員進行的第一輪核酸采樣。該小區居住著2800余人,采樣工作人員分成了多個小組,對“綠碼”“黃碼”人員以及行動不便人員進行采樣。
記者郭秀婷
“您別急,我能理解您急著回家的心情,但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必須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通行,咱要服從規定?!崩铠P一邊耐心地勸說著,一邊找來執勤干警幫忙查找最近的核酸檢測點。
興云社區只有一個小區,即新城華府小區,有30棟樓1000余戶,其中“空戶”有200多戶。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澄清居民底數、精準施策,社區需要對“空戶”信息逐一進行核驗。這一重任便落在了劉倩羽等返鄉大學生志愿者的肩上。
鄭羽千、李鳳、劉倩羽等大學生用行動詮釋了“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盡己所能,護家鄉平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了積極貢獻,也展現了他們的青春擔當。
文章來源:《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網址: http://www.escueladesaber.com/zonghexinwen/2022/0704/1656.html